佛教代放生群

佛门哪位npc可以放生宠物,达真堪布: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一、放生鱼有什么意义

1、答:我们利益众生是好事,但是这个一定要观察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缘分。有的居士家里养这些动物,养狗啊,养猫啊,刚开始也都很热情,时间久了就不管了。这不是造业吗?你在家里养这些,肯定有很多麻烦和不便,提前要考虑好啊!“我不怕,我为了养这个有缘的众生,我不顾一切,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你有这样一个决心,而且真正能够做到的话,你可以养;若是做不到,你最好别养。你先结的是善缘,这个善缘后来变成恶缘;你先种的是善因,这个善因后来变成恶因。和众生只能结善缘不能结恶缘,只能种善根不能种恶业。

2、问: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3、达真堪布答:我们利益众生是好事,但是这个一定要观察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缘分。有的居士家里养这些动物,养狗啊,养猫啊,刚开始也都很热情,时间久了就不管了。这不是造业吗?你在家里养这些,肯定有很多麻烦和不便,提前要考虑好啊!“我不怕,我为了养这个有缘的众生,我不顾一切,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你有这样一个决心,而且真正能够做到的话,你可以养;若是做不到,你最好别养。你先结的是善缘,这个善缘后来变成恶缘;你先种的是善因,这个善因后来变成恶因。和众生只能结善缘不能结恶缘,只能种善根不能种恶业。所以一定要甚深考虑,仔细观察,都清楚了,然后再做。

4、喜爱小动物,同情不幸遭遇,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看燕子筑巢,母鸡孵蛋,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乐趣。

5、净土九祖明蕅益大师有言:“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

6、从保健和卫生学的角度来看,素食已是当今世界的生活时尚。从人道主义和环保的角度,人类为关心动物的命运、保护它们的生存,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物我一体、众生同体的伟大理念,只有在佛教中才被坚定不渝地实践着。

7、海涛法师曾和我聊天,说起“常常放生的人,以善心为动力,是具足善根的标志;常行放生的人会得到诸佛圣众的大悲加持,是修行不退的标志,这样的人是我们修行的良伴,事业的好友。

8、普愿天下人等戒杀吃素,放生念佛,致和平永保,极乐即证。

9、佛家讲诸法因缘生,佛家讲众生平等,佛家讲六道轮回。所以,我不会也不敢反对居士养宠物。我亲耳听过两个典型事例:北京有个居士修行很好,养的宠物狗被人观因果观出来,那狗是她过去生的父亲。还有一位并不学佛的女士,特别喜欢收养流浪猫和流浪狗,多的时候二十多只,家里像个小动物院,女主人照料那些宠物胜似亲生孩子,遇到宠物死掉就像亲人去世般悲痛。观因果的人看出来了,那女士过去生是做屠宰生意的,她心甘情愿收养这些流浪宠物,原来真相是,于女主人是还债,于宠物们是讨债。一方把债欢喜还了,一方把债顺利讨了,再好不过的事。只不过当事人和猫狗们不知其中奥妙罢了。

10、居士养宠物狗、宠物猫,时有听说。少数是皈依后养的,多数是皈依前就已经养了的。现在有的寺院也养狗,只不过寺院养的不是宠物狗,而是看家狗。这样问题出来了:学佛人养宠物犯戒吗?

二、哪天放生比较好

1、这的确属于戒律问题。这个戒条归属于"菩萨戒"范畴。在菩萨戒里,有一条"蓄猫狸戒":"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蓄猫狸,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意思是什么呢?

2、有法师的解释是:"‘蓄’就是养饲,也有积聚的意思。猫性喜杀生,除捕杀老鼠外,凡一切小动物,见及必杀之,故性极凶残。狸之形状像狐,但体形较小、黑褐色、嘴尖、四肢短而爪锐利、尾长,常于夜间出外捕食小动物,即家畜、鸡、鸭、鹅等,亦常被害。性凶残,喜杀生。猎人驯养后,因以捕杀其它动物。蓄猫狸,即等于杀生或教他杀,故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不可以养饲。"

3、另有法师的解释是:"古德有一首偈子说:‘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我们可从其中领会到菩萨的慈悲心怀,其护生之念是多么的至切感人。而蓄养猫狸,意在捕杀鼠类,这等于雇佣杀手,去损害其它的众生,大违慈悲之道。所以佛特制定此戒,凡受过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家中不可以蓄养猫狸以及猎狗猎鹰等会捕杀其它众生的动物。若蓄养此类动物,便是犯了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而且连带也有犯杀生罪的嫌疑。"

4、佛教最初并没有戒,后来信徒大量增多,素质参差不齐,佛门制戒,培养慈悲心和维护秩序。"蓄猫狸戒"从字面上讲,养猫养狸是犯戒的。但对于戒律的理解,重在"旨趣"而不在字面。如果简单看字面意思,而不管戒律的本意,会让社会上的人觉得:佛家多管闲事,佛家有分别心(歧视动物)。上面两位法师的解释很清楚:制定"蓄猫狸戒"的用意是防止间接杀生。反过来说:现代生活环境的城市家里,并无老鼠(不排除个别情况),则养猫不算犯戒;城市家里并无鸡仔(即便养宠物鸡仔也会分笼),养狗不算犯戒。

佛门哪位npc可以放生宠物,达真堪布: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5、入行则有规。有的人并没有受持菩萨戒,却被告知养宠物犯戒,这是小题大作。网上有篇忏悔文章,作者是一个刚皈依佛门但没有结婚的女生,也没有受五戒,却忏悔自己跟男朋友亲昵了而犯了"邪淫戒",非常非常自责。这是对邪淫戒的误解。才刚学佛,不但没有得到些微的解脱,反而背上了"自造"的沉重包袱。"曲解如来义,三世佛喊冤。"任何团体或宗教制定戒律都是讲道理的。如果一个女生没有入伊斯兰教,则把脸露在外面不算犯戒。如果一个小伙子不是部队的士兵,则晨起未把被子折叠成方形就不算犯戒。

6、佛家的戒律,一是修定的需要,一是维护秩序的需要,一是养育慈悲心的需要。对于不同层次的皈依人有不同的要求。在家居士有三皈戒、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出家人有沙弥(尼)戒、比丘(尼)戒、菩萨戒。越往后要求越高。佛教非常开放,也非常科学,没有强制性,没有迷信。受什么等级的戒律,完全自愿。受三皈戒后,没有强制必须受五戒,即便受戒(如五戒或更高的菩萨戒)了,实践中感到受持不了,还可以退掉。解除的方式非常简单,跟师父讲可以,跪在佛像前讲可以,跟居士或任何出家人讲可以。

7、然而,佛家有四个根本戒(性戒)是没有商量的,皈依佛门就必须受持,没有皈依佛门也应该受持。所以,什么叫守戒?就是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哪四个根本戒呢?杀、盗、淫、妄。杀人是要偿命的;盗窃是要犯法的;强奸是要坐牢的;诽谤是要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的。

8、我没有养宠物的习惯,可能跟我出身农村有关。很多农村长大后在城市生活的人,养宠物的意愿很小。我不反对别人养宠物,我也不鼓动居士养宠物。我赞叹有爱心的人收养流浪猫和流浪狗。这是大慈大悲的体现。但是,我反对寺院养咬人的恶狗,寺院养狗往往给信众带来烦恼甚至伤害。

9、家里已经有宠物的居士,不必因"蓄猫狸戒"烦恼,只要保证不出现猫狗吃老鼠和鸡仔就好,且不说养宠物的居士很少是受了菩萨戒的,更何况,居士主人可以带着宠物一起修行念佛。不要以为宠物不懂佛,能到学佛人家里来的宠物都是有佛缘的。台湾有位修行很高的法师,收养了三条流浪狗,法师不但给狗治病,还组织居士成立"狗粮队"负责筹狗粮,当然更负责让这些狗沐浴佛光,乃至送这些狗往生善道。

10、

问:有些学佛人花大笔的钱饲养宠物,喂养肉食。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如何劝导他们把饲养宠物的时间、金钱,放在弘护正法、利益众生的事业上?

答:这要他觉悟,要他真正对于佛法明了。所以学佛是一桩事情,明了又是一桩事情,学佛的人很多,这是什么?迷信。什么是佛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佛?听说学佛,佛菩萨保佑他健康长寿,升官发财,他就来了,他是为这个来的。什么是佛,他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占的比例很大!不要以为佛教徒很多,不多,你一筛选到最后,没几个。这才是佛在经上所讲的“得人身难,闻佛法难”。如果像现在这个情形,闻佛法不难,光碟满天飞,现在的网路卫星,哪有难?可是你细心想想,他真难,他没有听懂,没有听明白,依旧是自私自利,依旧是搞名闻利养。

甚至于还有些知识分子,大学毕业了,他不到社会上找工作,他到佛门来出家,为什么出家?他看准了,这个行业好,名闻利养很快的就得到。居住的是宫殿式的房子,跟一般同学在各行各业比较,没有人能跟他相比。一旦做上了住持,就跟小皇上一样,吃饭的时候,你看前呼后拥,多少人伺候。他们同学在社会上搞其他的行业,跟他相比确实差很远,他聪明。但是要晓得,他享的这个福报都是他命里头有的。但是在佛门里面享这个福的时候,他的亏折很大,他本来是有一百年的福报,他在佛门可能十年就享完,福报享完了,那个罪报就现前。那是什么?彻底的破坏佛法,他不是来建立佛法,他是来破坏佛法。这都是佛法没有正规的弘扬,接触佛法的人迷信的多。

我在过去常常劝导发心供养的人,要小心谨慎,否则的话,你做的不是好事。你要让这些出家人因你的供养而生起贪心,他们本来出家是学道的,是有成就的,你从他们发心把他拉回来,送他们到三恶道,你造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罪业。所以过去有人问我,发心在佛门做功德,哪一样最好,没有副作用?我就告诉他,印经,决定没有副作用。人家拿去卖也好,卖,他有人买,买的人他一定读,这个没有副作用。这个主意不是我想的,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你看印祖一生,四众供养的那些钱,他就做一桩事情,刻经流通。他在苏州就用这个钱办了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在当时就是出版社。他们那时候已经相当进步了,用铅字排版,做这个事业;他没有拿去建庙,没有拿去做别的。遇到社会上有灾难,旱灾、水灾,老和尚也救济,钱从哪里来?钱从印经款项里面拨出来。这就说明,他老人家一生干的就是一桩事情,印经。这做对了,做出样子给我们看。自己的衣食住行非常简单,我们看看他关房就知道。

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讲经的场所是倓虚法师办的图书馆,中华佛教图书馆,我在那里讲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就转到香港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继续讲两个月,一共讲了四个月,讲《楞严经》。四个月时间不够,好像只讲了一半。在图书馆里面看到收集弘化社出版的书,他收得很多。弘化社的本子确实好,校对很用心,错字很少,印的纸张,印刷装订,在那个时候都是很考究的,不是随随便便,注重品质。老法师的理念,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些书是让人长久保存下去。我们看到老和尚传记明白,一生干一桩事情。所以我回到台湾之后,完全学老和尚。我们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专门干这桩事情,几十年来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印送经书,不做别的事情。(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二)
分享到:0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