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代放生群

太原哪里可以放生蜈蚣,太原明秀寺开展教育实践暨爱心捐赠活动

一、鳄鱼龟要放生到哪里

1、大菩文化山西讯5月31日至6月1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山西省青联委员走进吕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山西省青联宗教界别、体育医药卫生界别的30余名青联委员分别走进临县玉坪乡九年制学校、石楼县新建小学,与那里的孩子一起欢度“六一”。

2、自4月上旬开展“青春同心·永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教育实践以来,山西省各级青联委员积极响应号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益下乡“四进四送”活动。此次活动山西省青联委员走进吕梁,宗教届别的委员们共同为孩子们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图书、8万元的物资,并向5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人发放了1000元助学金。

3、太原明秀寺住持、十二届山西省青联常委委员义清法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义清法师表示,由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与明秀寺共同成立的光华•明秀人文爱心书舍,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希望通过阅读,传递党的温暖和社会的爱心,用智慧之光、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也希望孩子们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将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4、明秀寺始终秉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扶贫助困等工作。新冠疫情期间,开展两次捐款活动,捐赠物资累计100余万元。

5、在“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山西省青联委员们参观了三交双塔村中央后委旧址、红军东征纪念馆,开展了红色寻访活动。

6、于红军东征纪念馆前合影

太原哪里可以放生蜈蚣,太原明秀寺开展教育实践暨爱心捐赠活动

7、义清法师表示,回望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引领者,坚持党的领导,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明秀寺将继续践行公益慈善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

8、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发展原因初探

9、□陈双印张郁萍《敦煌研究》2007年第01期

10、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敦煌文书、传世佛教文献记载以及后人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唐王朝以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兴盛的原因,并指出探讨这一时期太原佛教情况,对于研究唐五代太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宗教、交通以及对外交往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福建适合放生地点

1、关键词:太原;佛教;兴盛;意义

2、中图分类号:G1;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87-07

3、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相当兴盛。据敦煌写本P.4648《往五台山行记》:“又行十里到太原城内大安寺内常住库安下……三月十七日巡游诸寺。在河东城内第一礼大崇福寺,入得寺门,有五层乾元长寿阁;又入大中寺,入得寺门,有大阁,有铁佛一尊。入净明寺,有真身舍利塔。相次城内巡礼皆遍。又于京西北及正西山内有一十所山寺,皆巡礼讫。京西北有开化大阁,兼有石佛一尊,又正西有山,有阁一所,名童子像阁,兼有石佛。”关于P.4648的写作年代,杜斗城先生推测:“P.4648《行记》的作者曾提到泽州有开元寺,潞府有开元寺、龙兴寺。故《行记》作者到泽州、潞府的时间最早也应在开元二十六年之后。关于这个《行记》写作年代的下限,在文中还看不到直接证据,但从有此迹象来看,绝不是唐代以后的东西。”如果这一推测无误的话,从写本所记内容来看,太原佛教在唐代是相当兴旺的。又S.529v《诸山圣迹志》记载:“从此南行五百里至太原,都成(城)[周]围卅里,大寺一十五所,大禅[院]十所,小[禅]院百余,僧尼二万余人。”S.529v《诸山圣迹志》是五代后梁末年到后唐同光时期敦煌有名的高僧范海印巡礼各地圣迹的行记,所反映的是五代后唐时期太原佛教情况。P.4648《往五台山行记》、S.529v《诸山圣迹志》同属于行记一类的东西,是巡礼各地圣迹的僧人对其所见所闻的记录,属于第一手资料,应当是真实可信的。由此可见,在唐以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相当兴盛。

4、关于太原地区的佛教情况,杜斗城先生在《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一书中,已经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太原佛教在北魏到五代时期兴盛的原因有三点:“太原佛教之盛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隋王朝及隋秦王杨俊在太原兴佛有关;与太原是唐起兵之地有关。”受杜先生启发,结合敦煌文书以及传世佛教文献的记载,笔者认为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兴盛的原因还有一些需要补充的地方,故不揣冒昧。

5、这一时期太原佛教兴盛的原因,除了杜先生所论述的几点以外,笔者认为太原佛教兴盛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6、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发展首先得益于太原突出的政治地位

7、早在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孝文帝佞佛,其北都平城,僧尼就已多达两千余,新旧寺院一百余所。在孝文帝迁都之后,新都洛阳又迅速兴起成为一个新的佛教圣地。北魏末年的洛阳“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而位于北魏这两个佛教圣地中间的太原,在这一时期,无疑会受到很强烈的冲击,佛教势力的发展应当也是很快的。后来的北齐王朝,对佛教的扶持更是不遗余力。并且在北齐时期,太原的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北齐曾以晋阳(太原)为下都,邺为上都。至北周武帝灭北齐时,北齐境内僧尼竟达二百万人之多,寺院有四万余所。作为北齐下都的太原,佛教势力应当发展的更快。

8、隋朝时期的太原,“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郡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四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并州即太原,将太原与京师及洛州的写经相提并论,“并官写一切经”,一方面表明太原佛教地位的突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太原佛教在隋朝时期得到了隋王朝的大力支持。

9、唐朝初年将太原改为并州,天宝元年改北都(太原)为北京。因为唐王朝视太原为“太原旧国,王业所兴”之地,所以太原对唐王朝的地位变得更为突出。唐一建立,就在太原大兴佛事,广建寺院。据文献记载:“武德元年,诏为太祖以下建栴檀等身佛三躯,以沙门景辉尝记帝当承天命,为立胜业寺。以沙门昙献于隋末救饥民,为立慈悲寺。以义师起于太原,为立太原寺。又诏并州立义兴寺,以旌起义之功。”由此可见,在唐王朝建立后,太原佛教的发展与唐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并且为太原佛教的鼎盛提供了基础。

10、后梁时期,太原为李存勖家族所据。后唐建立后,太原亦被视为后唐“龙兴”之地,其政治地位依然十分显赫。此外,后唐庄宗、明宗都十分崇信佛教。《册府元龟》卷52,帝王部,崇释氏“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九月,敕:天下应有本朝所造寺观,宜令所在长吏取寺司常住物添修,至万寿节日,须毕其功。”《宋高僧传》卷27《后唐五台山王子寺诚惠直传》:“(后唐)武皇躬拜(诚惠),感谢慈悲,便号国师矣……庄宗即位,诏赐紫衣,次宣师号。帝复宣厥后,再朝天阙,更极显荣。受恩一月,却返五台。”明宗皇帝依然崇佛,《册府元龟》卷52,帝王部,崇释氏“(后唐)长兴四年七月,命中使押绢五百匹施五台山僧斋料。”所以这一时期作为北都的太原佛教依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太原佛教的兴盛也是情理中事。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