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代放生群

上海哪里适合放生鳝鱼,上海东林寺今日起对外开放

一、初一放生功德怎么回向

1、大菩文化上海讯7月10日,上海东林寺发布通告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寺院做了防疫准备措施,现经防疫部门全面检查后寺院决定将在今日有序恢复开放。通告全文如下。

2、本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3、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满足信教群众合理必要的宗教生活需求,并根据市民宗局《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区民宗办组织召开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有序恢复开放部署的要求,经防疫部门全面检查各项防疫准备措施合格通过,本寺经寺管会研究决定于2020年7月10日有序恢复对外开放,日常开放时间:00—30。

4、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人海口处。全市面积6341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200公里,有汉、回、满等民族。该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近海部分,地势低平,境内河港如蛛网,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松江,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5、经考古发掘,上海境内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化遗址二十七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上海地区在五六千年前己有人类活动。上海境内分布着大量古建筑,其中不少建筑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留至今的有唐代的经幢,这种住形建筑物始于佛寺,唐、宋时最多。如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的松江陀罗尼经石幢,其雕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嘉定区南翔镇古猜园内,也有两座唐咸通和乾符年间的石经幢。

6、塔作为佛教建筑,其形式原为印窣堵波式。随佛教传人中国后,受汉族建筑的影响,逐渐形成楼阁式高层建筑,到了宋代,在长江流域则多为砖木结构形式,其栏杆、平座、腰檐、底层围廊等更具传统楼阁之美。上海保存有十三座塔,除南翔寺双塔为砖塔外,其余十一座都是砖身加木结构平座腰檐形式。这些塔多为唐、宋时创建,但有多座为明代重建。

7、上海的佛寺本有许多,但多毁于战火,保存至今、最有价值的是真如寺,虽然仅存大殿,但大部分梁柱、枋桁及斗拱尚是元代原物。寺庙、龙华寺创建于南宋,今之建筑除龙华塔外则是清同治、光绪年间之物。保存较完整的还有沉香阁,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比丘尼道场。

8、上海保存下来的道教建筑有筑在上海城墙上的大境关帝殿,为清嘉庆年间所建。此外还有几座城隍庙。

9、松江城内的元代清真寺、其窑殿、邦克楼内部都为阿拉伯式,屋面却具中国民族形式,至于礼拜殿、南北讲堂等都是江南厅堂式建筑。

10、清中叶以后,上海出现了大量会馆、公所建筑,有一定的体制,常设有戏台、天井、两厢和看楼、前后殿,有的还有偏殿以及花园等。现仅存商船会馆、三山会馆,后者经过修茸,基本上恢复原貌。

二、福建放生王八在哪里

上海哪里适合放生鳝鱼,上海东林寺今日起对外开放

1、文庙建筑以嘉定孔庙最具规模,颇有气势。

2、在民居建筑方面,鸦片战争以前,具有民族特点的深宅大院还有不少,但如今多只剩下一些厅堂。南市老城厢的书隐楼虽已破旧,但总体布局还保留原样,并以门窗、花墙之木雕、砖雕著称。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石库门里弄房屋,是从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形式演化而成的。20世纪又出现新式里弄房屋,吸收了西方住宅的特点。

3、上海还有南宋、元、明、清时期的石拱桥、梁柱桥数百座。

4、近代上海几乎将西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建筑形式集中在市区内。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5、寺庙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改名寺庙。南宋嘉定9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昼夜受江水冲击,寺基有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将寺迁至芦浦沸井浜一侧,即现今寺址。

6、寺庙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蝦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寺庙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年),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7、缅甸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坐像

8、精选金黄琉璃瓦或铜瓦铺砌

9、寺庙内收藏佛教文物甚多,有宋光宗赵惇为太子时所书“云汉昭回之阁”碑(建国初,经市古碑展览认定为上海最古之碑)、明洪武二年所铸大钟、历代名人字画,包括苏轼《心经》书卷、文征明、陈继儒、张瑞图、伊秉绶等书轴长卷、扬州八怪、吴昌硕、张大千等人画轴,王一亭佛画多幅。有汉魏至清代石刻、铜铸、鎏金、白瓷、漆金佛像多尊。有《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影印宋《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日本《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版本大藏经。每日殿堂均对香客游人开放,并与欧美、东南亚、南亚、东亚诸国及港澳台等地区佛教界有经常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10、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以后,中国进入了经济大发展时期。寺庙僧众和广大社会信众籍此期望寺庙早日改扩建的夙愿,也日趋成熟。1995年,上海地铁二号线建设正式启动,寺庙住持慧明大和尚英明果断,抓住机遇,亲自主持了寺庙改建工程的所有听证和论证,最终选择了最具传统寺院建设规范的宋代建筑形式,作为寺庙改扩建工程的规划原则。1998年11月16日,太平盛世喜逢甘露的上海寺庙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寺庙整体改建工程如火如荼地全面启动。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