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代放生群

苏州放生什么地方好,苏州重元寺僧众地藏殿启建2013盂兰盆法会

一、石家庄公园放生蜈蚣

1、2013年8月21日,农历七月苏州重元寺全体僧众及护法居士在地藏殿举行盂兰盆会法会。众弟子以欢喜心供佛斋僧,诵经祈祷,愿以此功德超度七世父母师长,祈求现世父母无病长寿,愿见闻者成就无上菩提果。

苏州放生什么地方好,苏州重元寺僧众地藏殿启建2013盂兰盆法会

2、盂兰盆会实质上是一个“孝亲会”,因此它一传到中国就立刻受到提倡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次依据《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大开斋筵,广修盂兰盆供,供养十方众僧。《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译《释氏六帖》卷四十五说:“《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由于梁武帝的大力提倡,民间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以报祖德。

3、《佛说盂兰盆经》是西晋时期翻译到中国的,由于盂兰盆会实质上是一个“孝亲会”,因此它一传到中国就立刻受到提倡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于每年七月十五举行。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盂兰盆节活动中。“以此修行众善根,报答父母幼劳德。存者福乐寿无穷,亡者离苦生安养。四恩三有诸合识,三途八难苦众生。俱蒙悔过洗瑕疵,尽出轮回生净土。”

4、对佛弟子而言,一年最隆重的日子,是阿弥陀佛圣诞日和观世音菩萨圣诞日。虽然佛菩萨法身遍满法界,可我们毕竟还是凡夫,需要对境的熏习。今年的阿弥陀佛圣诞日,我在净土宗祖庭苏州灵岩山寺参加了祝圣法会。

5、之前的一周都是风雨雾霾的严寒天气,去还是不去?心里还有些犹豫,都说灵岩山的佛事很灵验,很想为奶奶做一场,祈愿她老人家能临终无障碍,安然往生。于是我下定决心,就算第二天下冰雹也要去。2013年12月18日,天气晴好,一早从上海乘高铁出发。中午时分抵达苏州灵岩山寺。尽管路上风景秀丽,我完全没有心思拍照,脑海中一直回旋着印祖的法语:“自从上了灵岩,任何名胜都没去过。因为我志在往生,不在意什么名胜古迹。”一路念佛,第一道山门刻着醒目的介绍语,灵岩山寺:佛教圣地,净土道场。楹联:“十方众生称念万德洪名升净土,三宝弟子勤修福慧贞洁度群蒙。”

6、进入寺门,殷重之心油然而生,从这一刻要时时提起一句佛号。前往库房,负责的师父耐心地接待前来登记做佛事的居士和信众。来之前有师兄告诉说,大雄宝殿的普佛力道大,因为参加念诵的出家师父多。最后我还是登记了念佛堂佛七。阿弥陀佛名号乃万德洪名,我对这一句名号的威神之力深信不疑。既然求往生,念佛就是最直接的。中午是休息时间,虽然还没找到负责安排住宿的张师傅,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把行李放在斋堂的椅子上,迫不及待地念佛去了。

7、念佛堂外的白墙上贴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当读到这句经文,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心安。人世间的缘是前世的延续,只要你不执着,什么都会消散。有弥陀的光明注照,一切都会淡去。“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忆佛念佛,求愿往生,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接我。下午念佛的时间是从一点半到四点,先绕念、次坐念、然后止静。念佛堂有二三十位师父带领我们念佛。念佛堂的背面贴满了超度的牌位。看到这个场景不禁警觉生死事大。“早趁在生修净业,莫教临死怨阎罗。”来做佛事的眷属随众念佛,不仅是利益亡人,实际上也是为在世之人种下了善根和得度因缘。

8、灵岩山寺最殊胜的还有大雄宝殿的早晚课,居士和信众都可上殿参加。师父们的念诵节奏很快,我们跟不上也不用担心,摄心谛听,身心皆安。忙碌的现代人走入佛门,亦能得到心灵的宁静和净化。曾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老师发给学生的信息:“丽丽,你想去西藏,但我不以为可以取得心的平静。当你和一大群旅游者排着队行进时,是不可能宁静的。我建议你去苏州灵岩山寺参加一次佛事活动。当你白日持香坐在缭绕的香烟中,听那宁静的梵音,你的心真会宁静。当深夜你在那杳无一人的殿堂下徘徊,远窥殿上长明灯茕茕一火,天上一轮寒月,那时心中真是四大皆空。在那里住一夜(可要和信众们同室的),品上好素斋,悟佛门境界。”

9、对于净业行人来说,来净土宗祖庭参学更具意义,应细心体味其中的法义。这里是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道场,至今保留着印祖当年制订的丛林规约。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经忏佛事。出家僧众每日早晚上殿,依照丛林的课诵。往生普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延生普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末法邪说纷纭,现在有一种偏颇的说法,认为只念一句佛号才是专修,读诵其他大乘经典都是杂修。印光大师法语:“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汝祈我决,我与汝说其所以,汝可自决。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难得利益矣。”(三编卷四·开示五则)

10、有些学佛人以为专修就是只念一句佛号,甚至见到观世音菩萨也不拜。殊不知《净土圣贤录》里有很多往生的案例,都是观世音菩萨垂慈现身,接引念佛行人往生净土。印光大师法语:“须知观音与我世界有大因缘。乃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重,不离寂光,(乃佛住处)垂形九界,以行救济耳。况示迹为阿弥陀佛法王子。如民众欲求皇帝恩泽,即向太子求耳。念观音发愿求生西方,亦可满愿。以弥陀观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义也。”(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二、南京在哪里放生比较好

1、印光大师度化众生的原则,总以“念佛求生西方为劝”。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每日若念一万声佛,即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于亲友不蒙此益乎?”

2、学佛宜以古为师,仰信佛言祖语,才不致于误入歧途。末法时期的相似法和偏执说法太多了,我们都没有辨别能力。同寮房的一位60多岁的苏州居士也说,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知正见。原来师兄学佛已有十八年了。我连忙请教,师兄淡然地说:“我学得不好,也好惭愧。不过父母的学佛事迹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老先生世寿九十八岁,一向身体健康,每天早晚念佛五分钟,从不间断。临终前交代八个字:“吃素、念佛、剃头、沐浴。”原来没有吃长素,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吃了几天素。至于剃头,女儿感到很不解,因为父亲原先从来没有剃过光头。老先生说:“光头好,干干净净。”父亲预知时至“走”的轻轻松松。当时有人预言她母亲将来会“走”得更殊胜。老太太世寿86岁,每天念佛四万声,用260颗念珠计数,计得清清楚楚。老太太临终时感得助念团前来为她念了十七天佛号。助念团团长后来在梦中看见老太太现菩萨相。这位苏州居士的妹妹原先不信佛,亲见父母的学佛往生事迹后也皈依三宝了,开始念佛了。这次恰逢冬至,两姐妹一起来寺院念佛。她们都感慨地说:“父母是来度我们的。”

3、2013年12月19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阿弥陀佛圣诞日!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佛子前来敬香念佛。下午两点,明学长老在大雄宝殿主法三皈五戒法会。首先是三皈依法会,约有两百位佛弟子参加。明学大和尚耐心地讲述了皈依的意义和功德。随后传授五戒,并做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开示。如何了脱生死呢?明学长老开示,净土法门就是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大家要多做好事,多念佛。

4、在灵岩山寺念佛的三天,时间过得很快。来之前还有一些担心,因为以往在寺院里,洗漱都还不太方便。所有的障碍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寺内的洗手间已重新修葺。深深地为我执身见感到羞愧!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时刻收敛身心。《佛说无量寿经》:“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一心念佛,安心净土。

5、苏州佛教音乐流传与发展

6、题记:中国佛教音乐源于印度,后又融入中国传统民乐和地方文化,在唐宋时期曾辉煌一时。中国古代僧人,有诗僧、画僧,也有乐僧。六朝僧人多才多艺,兼擅音乐。其时江南法曲成套,唱导成风主要是乐僧的贡献。

7、苏州是闻名的文化古城,自古就是文人荟萃之地。苏州佛教音乐的形成同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的农民的产生和生活及吴地之遗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8、苏州佛教音乐历史悠久。公元238年前后来苏州传播佛教的僧人支谦与制“鱼山呗”的曹植一起翻译《太子瑞应本起经》,“鱼山呗”初步克服了“梵音重复,汉语单奇”之予盾,使从西域、天竺传来的“梵音”开始适用于汉语咏唱。支谦到达吴地后又制成“连句梵呗”在江南一带流传。其时还有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在建康传授“清靡哀亮,一代模式”的“泥垣梵呗”也在江南一带流传。东晋时,曾居虎丘山的月支国僧人支昙又作“六言梵呗”,也在这一带流传。如果说,三国、两晋时期是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初创阶段,那么,江南吴地可称其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9、由于历代帝王的倡导,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活动走向民间,佛乐也形成大众化、通俗化的趋势,在苏州出现了“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听者填寺舍”的盛况。在唐宋明清时,佛教的“唱导”由佛经偈颂扩充为佛经故事,加入民间传说,在吴地演变成“丝弦宣卷”,常由僧、道在办丧事、做寿、盂兰盆会上演唱。在法事活动中,演奏更成为部分僧人专职;而原从西域传来的胡琴、琵琶等唱导专用乐器,反而普及成为供“昆曲”、“评弹”等江南戏文伴奏所用的民间乐器。于其间也可见佛教音乐与江南民乐之相互影响。

10、苏州佛教音乐的梵呗唱腔在江南一带颇为著名,曲调平缓,腔多字少,气氛庄严肃穆,“远、虚、淡、静”,具有浓厚的佛教清静专注的色彩。其唱腔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普通腔”,唱诵时用磬、大小木鱼、中鼓、扁鼓、钟、铪、铛、引磬等打击法器伴奏。历史上苏州寺庙的佛事也曾使用丝竹乐器,管、笛、笙、三弦、二胡等,但到近代已渐渐废去,并已形成惯例。据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介绍,该寺只在清末民初衰落时因部分僧人为谋生需要,曾使用过丝乐器,三十年代建成十方净土道场后业已停止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