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川放生哪里好
1、福建石雕内容丰富,主要有狮子、佛教人物、神兽以及花鸟等,下面就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福建石雕进行分类整理与探究。
2、在福建丰富灿烂的石雕艺术遗产中,石狮最常见到,它深受人们喜爱,并被推崇为神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福建石狮的造型风格秀美,富有动态变化,在表现手法上多为圆雕和浮雕,在特征上有类似之处,一般是头大腿细,脑凸鼻凹,突出了头、躯干和背部的装饰花纹,狮身如卷叶形,并装饰有变化多样的小狮子和金钹、绣球等,显示了艺人高超的创造力。
3、福建各地的佛、道寺庙中分布着许多石狮。泉州开元寺内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石狮,在“镇国塔”左侧有一对相貌奇特的石狮,装饰性极强,属驯化型狮。雄狮身体蹲坐,体型浑圆,较特殊之处是耳朵伸出头部两侧成卷状,耳外布满疙瘩型装饰;雌狮造型相似,只是怀抱小狮,神态和蔼。福州寺庙内石狮以精工细刻,神态威武,筋骨显现,造型已趋程式化。
4、总之,福建一带的寺庙石狮,在造型上与北方石狮不同,头大身圆,装饰美观华丽,前腿或是一条抓球,或是两条同时抓向空中,形象生动,富有活力,具有南方石狮的柔秀之美。
5、福建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衙门、孔庙、坟墓、祠堂、会馆、桥梁、牌坊、园林等,仍有大量富有特色的石狮,这更说明了福建人民对石狮的喜爱。
6、连城县芷溪镇一座宗祠外的守护石狮,造型呈蹲立式,头部宽大,两耳尖立,强调鬣毛,呈螺旋状,昂头挺胸,身躯肌肉强壮,充满体积感,于威严中透着秀气,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福建石狮的雕刻风格。
7、标志性建筑物的石狮一般出现在文庙、祠堂和普通神庙中,造型有共同之处,虽外形有差别,但仍属程式化的石狮艺术,总的来说体形不大,形态较端庄。
8、明代之后,石狮艺术开始走向世俗化,民宅建筑中已普遍应用,经常出现于民间村庄和普通家庭、宅第中,石狮成为吉祥安泰的瑞兽和美好理想的化身。如分布在福建各地的镇山石狮、镇村石狮以及民房守门驱妖铲邪的石狮等。
9、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和厦门市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闽南民间各地的石狮,其中一些小型石狮十分可爱,它们有的神态憨厚,翘首盼望,有的神情古怪,左顾右盼。这些石狮形体小,雕工有粗有细,已成为民间装饰性的安泰之物。
10、福建民间建筑上以石狮为题材的吉祥图案有很多,凡有平面花纹的民居建筑,都能看到狮子的艺术形象,并以象征、谐音、寓意等种种表现手法来创作各种理想化的狮子。福建民俗中的石狮无论是品种、造型都没有太大拘束,体现了福建石狮艺术的繁荣景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