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代家人放生,如果家人完全不信甚至反圝对的话,有时候效果也是会打折扣。但是放生总是好过不放生。
二、宁波放生红鲤鱼在哪里
1、代人放生,在放生现场的时候,不要再提自己的名字(如果频繁报出或者意念想到自己的名字,会使功德算到自己头上一部分),只说:某某某(亲人朋友的名字)放生鱼多少条或者多少斤,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某某某……或者可以将他人的名字、鱼的斤数或者条数等信息写到一张纸上,在放生现场拿出这张纸读一下即可。
2、为家人放生以后,能够告知其放生数额会更好。但是如果对方完全反圝对的话,为避免对方造口业,还是不提为好。
3、----恭录:通灵活佛lu军宏台长博客
4、《成唯识论》云: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意思是:行善业之人能生向善道,所以死时下身先冷,神识最后从上部离开身体;行恶业之人要堕入恶道,所以死时上身先冷,神识最后从下部离开身体。除了业力之外,念力对来生去处也有重要影响,念力甚至可以扭转业力,改变你的来生,可以让一个好人,临终因恶念而投生恶道,也可以让一个恶人,临终因善念而投生善道。
5、《瑜伽师地论》云:谓有苾刍,临命终时其心猛利,发起如是正加行心,谓我今者应以缘佛缘法缘僧正命而死,应以缘善,善心而死。彼遂发起如是如是善守护心,正念现前。以缘于佛法僧正念及缘诸善善心而死,彼由缘佛、缘法、缘僧所有正念,及由缘善所有善心而命终故,名贤善死,贤善夭没,亦名贤善趣于后世。
6、《大智度论》云:复次,如《分别业经》中,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未熟,过世恶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善而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猛健故,胜百岁行力,是后心名为大心,以舍身及诸根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如阿罗汉舍是身著故,得阿罗汉。如是等种种罪福业报、转报,亦应如是知。”(浅释:佛告诉阿难说,行恶的人有好命的,行善的人也有恶命的。阿难说,这种事情是为什么呢?佛告诉阿难,有的恶人,今世的罪业没有成熟,过去世的善业成熟了,因为这个缘故,虽然今生做恶,但是还是好命,也或者虽然今生造恶,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升起了善心,也会因为这个缘故,命终后往生到好的地方。有的善人,今世的善业没有成熟,过去世的恶业成熟了,因为这个缘故,虽然今生修善,但是还是不好的命运,也或者虽然今生行善,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升起了恶念,也会因为这个缘故,命终后往生到不好的地方。阿难又问世尊:因果成熟或者不成熟,这个意思很好理解,但是临终的时候,仅仅只是很少的一念善或恶的心,为什么会胜过一生积累的善恶力量呢?世尊回答说:虽然临终的心念很短暂也不多,但是这个心力很猛利,如同大火如同毒药一样,虽然毒药很少但是能够影响很大,人在垂死命终的时候,这个心力因为非常猛健的缘故,能够胜过百年的行善行恶的力量,所以这样的心念是一种大心,这是因为马上要舍弃身体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将败坏,非常紧急的缘故,所以叫做大心。如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为了生存完全忘记了自己,所以叫猛健,所以一个人能够舍掉自己身体的执着,能够成就阿罗汉的果位。因此对于各种各样的罪福报应,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去观察。)
7、由念力来影响或决定来生,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不公平的感觉。其实好人坏人,都是相对于今生而言的,我们的生命早已轮回了无数次,在不断的轮回中,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善恶业力,临终善念,会激发你的善业成熟,而投生善道;临终恶念,会激发你的恶业成熟,而投生恶道,但你今生所做的善业,会全部保留在你的阿赖耶识里,功不唐捐,待成熟时,自然会释放出来。今生临终心念,会影响或决定来生去处,因此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
8、佛说杀羊屠夫六世生天的因果
9、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前往见国王,并请王答应他一个请求,王问他有何愿望,他说:“国王您每遇节日需要屠杀畜牲时,请全部赐给我包办。”
10、王说:“杀生的事,很少人乐意替别人做,为什么你却那么喜欢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