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祖寺又名乾元禅寺,始建于公元505年。位于安徽天柱山南面环境清幽,景色怡人的凤形山上,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后,唐肃宗赐三祖寺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唐代宗又谥三祖僧璨号鉴智禅师,赐其舍利塔名为觉寂塔。宋太宗谥开山宝志禅师名为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三祖寺的辉煌地位,使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有的还居寺读书,修身修性,潜心学佛。有诗云“禅林谁第此地冠南州”。1983年三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7、寺内现有三祖洞、传法石、摩围泉、立化塔、三高亭、宝公洞、觉寂塔以及摩崖石刻、碑刻等多处文物古迹;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宝公殿、千佛殿、地藏殿、纪念堂、舍利塔、藏经楼、祖师殿等瞻礼处。寺旁有卓锡井、石牛古洞等名胜古迹。
8、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年),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释宝志,得到天柱山,住在石洞里习静参禅。潜邑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将私宅献给宝志,供其开山建刹,初名“菩提庵”。
9、公元520年,菩提达摩渡江北上,经过菩提庵时,在峭壁上凿了观音阁(现称达摩崖)
10、大同三年(536年)梁武帝赐名“山谷寺”。
二、市场上专门放生的鱼
1、隋开皇二年(583年),僧璨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正式驻锡山谷寺(即三祖寺),研着《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
2、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真仪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己俸建塔,置像于塔座南窦,供广大信众祀奉。
3、唐干元元年(758年),肃宗李亨御赐山谷寺为“三祖山谷干元禅寺”。
4、大历七年(772年),代宗李豫又谥僧璨号”鉴智禅师“,赐塔名为“觉寂塔”。
5、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李炎下令全国灭佛,拆毁寺宇,。三祖寺与觉寂塔在这一时期中同时遭毁,被夷为平地。
6、大中元年(847年),三祖寺与觉寂塔同时得到修复。
7、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邑民柯萼掘出有释宝志手书的”圣祚绵远“的石刻,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遣使来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
8、天圣六年(1028年),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天柱山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
9、自度宗成淳元年(1265年)起到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祖寺又遭毁败。除觉寂塔外,余皆被焚。元朝一代,三祖寺虽有一些较小的恢复,但到元末又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争,再一次摧毁三祖寺。
10、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住持僧普聚重兴寺门,三祖寺香火渐有恢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